当今社会,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,这个课题已经不是选择题,而是制造企业的必选题。秉承2022年两会精神,各地政府机构也在加紧配套政策,推动有条件、有实力的制造业企业逐年加大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方面的投入,促进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。
为什么要智能制造?
工业互联网冲击,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,特别是产业链产业群中游,腰部企业族群数量众多,与头部企业相比,资源又相对缺乏,试错条件和试错能力都较弱,转型过程中,对少走弯路,减少资金浪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智能制造的要素?
智能制造改造,数字化转型是工业企业的发展机会,在企业生产形态上简单理解,就是从传统的大规模生产,转向趋势的个性化定制,让整个生产过程更加柔性化、个性化、定制化。实现后的工业企业会变成数据的企业、创新的企业、集成的企业、不断快速变化的企业。
因为企业已经变“聪明”了,从而在产品设计理念、市场营销理念、消费体验理念,以及服务理念上,都会产生一系列的深刻变化,让企业在产业链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,赢得市场竞争。
在消费理念上已经改变客户与企业的关系,从销售关系“我需要这个商品”变成“这个商品为我量身定制”;设计理念上从“批量化复制品”,变成“柔性化的定制品”,更接近客户需求,也创造利润空间;营销理念上从面向“市场顾客画像”,变成“精准单一个体”经营,因为有大数据支撑。服务理念,也因为“智能”转型,变被动为主动。
从上面的描述,我们可以简单类比,转型完成后的工业企业,就像是现代化作战部队,以及完成了技术密集武器装备,各单元相互协同,侦察、通讯、指挥、武器、供应配套有序协同,所带来的结果就是:作战空间空前扩大,作战行动没有天气时间的约束,作战指挥高低灵活自动化。工业企业之间的竞争,与武装力量之间的竞争,本质是一样的,完成转型后的工业企业与老旧传统工业企业,竞争完全不在一个层面。
智能制造转型之路,就是一个系统化工程,对企业的冲击也是全方位的,当然导致的转型难度也是相当高的。更换设备的堆积、数字化试点,最后只不过沦落为数字化技术的堆砌而已,带不来真正的智能化,好比某支武装多装配了几个智能无人机、现代化单兵便携导弹而已。他必须完成决策模式、响应速度、客户体验三个维度的根本性转变才行。
转型过程,实际就是信息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,三化合一,企业落地的实践过程。三者需要综合平衡,缺一不可,但凡三要素少了任何一块,都会导致转型失败。对于大量产业链中游企业而言,时间及资金上都不允许,更要慎重思考,少走弯路,少犯错就是胜利。变革过程中,到底有哪些常见的坑呢?
智能制造常见误区
(1)忘记商业根本,盲目投入
所经历过企业中,最常见的误区就是“忘记商业根本,盲目投入”,老板只感觉说要投入,不投入不行,企业会被淘汰,但无法回答为什么要投入、如何投入的问题,也就是不知道企业到底要什么的问题。
任何工业企业,在商业化市场,回归企业经营的核心目标还是盈利。盈利的来源在于企业洞察了市场的痛点,并组织好资源,获取了超出竞争对手的利润,赢得市场。转型过程中,不少企业主很容易忘记商业的根本,在盈利模式构建上缺失,反而强力依赖智能化投入,在“看得见”的智能化设备上盲目投入,试图建立竞争优势。像这种转型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;当一支部队,不知道为谁而战、为什么要战时,再好的装备再好的指挥决策体系,都会沦落为没有现场决策能力的一堆自动化机器设备而已。
因此,咱们在面对数字化转型时,永远要优先记得您企业的商业盈利模式是什么?数字化转型只不过是您企业商业盈利模式的战略落地支持工具,也是战略落地的推动工具。回归商业本身,就不会盲目投入。
(2)信息化与智能化,本末倒置
第二个常见的误区,就是信息化与智能化本末倒置。为了更好理解,我们举一个简单案例:
某家企业,意识到智能化改造的重要性,一次性购买了4台智能化机械手臂,每台30万小计120万,配套工装改造10万/台,同时要配置编程、维护保养的专业工程师2名,20万/人年。这些只是改造的直接投入,同时也省了4个工人、每年36万直接人工费用。算大账,比较简单,机器换人策略,投入200万,替换40万一年直接人工,5年持平。相关引发一系列的决策数据都是空白的,例如保养成本、维修备件投入、固定资产折旧、水电费用,以及这4台设备的开工率,为哪些客户,为哪些产品为哪些订单服务的?
随着智能化的投入增加,当这些一系列的信息决策数据无法掌握时,原本赚钱的商业模式,会被改造成不赚钱;年底才恍然发现,利润表不如预期,再思考管理决策的漏洞,已经为时已晚,悔不当初了。
因此,转型过程必须确保信息化投入,与智能化投入平衡同步进行,以确保决策模式、响应速度、客户体验三个层面可以有本质上的提升。这个也是行业内从业者高度认同共识----如果企业的业务财务都还没有一体化,谈数字化转型就是空谈。从业财一体的财务决策数据出发,引领公司从市场定位、研发设计、客户选择、订单履行、利润精算,到改善调整,贯穿一系列商业模式落地的PDCA循环,打造出有竞争力的流程,再回归转型的主车道。
(3)智能化改造,次序颠倒
第三个常见误区就是智能化改造次序颠倒。改造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化工程,涉及厂房洁净净化度千级、百级,亦或没有要求,天花板高度、地板承重、涉及搬运要考虑通道空间、设备工作时间、震动参数是否达标、工装、载具、料架、设备间通讯方式等等。没有参与过智能改造的企业主,完全搞不清楚两台设备要通讯对话时,工程师为此需要投入多少的巨量工作。改造过程任何的执行细节差错,就代表时间、成本的投入,最终影响的就是交付时间、投资回报的产出。
比较推荐的可行做法,生产、搬运、仓储三大环节,优先单一落地,各环节已完成智能化改造之后,再考虑三大环节的通讯协同。这三者的复杂性、急迫度、产出回报经济性,综合衡量来说,智能生产优先于智能搬运,智能搬运优先于智能仓储;顺序把握不到位,可能会导致反复整改,费钱费力,拖慢转型进度。
智能制造转型建议
我们已经认识了数字化转型过程的常见误区,转型改造之路,实际就是商业模式的打造之路,也是企业竞争力的塑造之路。转型过程,可遵从以下三原则:齐头并进原则、循序渐进原则、持续坚持原则;切勿盲目跟风,三分钟热度。智造强国之路,过程不缺挑战,也遍地机会,转型尚未成功,企业尚需努力。
管理员
该内容暂无评论